[陕北闹红]陕北闹红小说全文章节目录免费试读

发布时间:2023-09-07 编辑:小编

能唱秧歌,会现编现唱,慢慢成了蟠龙街秧歌队的头行人之一。父子俩去街上赶集卖东西时,问候儿子的人远比问候老子的多。儿子人缘比老子好,这是他不能及的。

一九二九年,也就是民国十八年,中国北方发生饥荒,树皮剥光,草根挖尽,一时饿殍遍野,加上政府诸多的苛捐杂税,蟠龙街饿死、逃亡了半数以上的人口。还好,大刘家在地方上是老户,有些实力,早先祖先从老槐树下移民来后,重农桑,人务实,拳脚有功夫,踢蹬开了蟠龙街的局面,开集市,办斗行牙行,按大清朝的规定,替人抹斗,主持交易,斗抽三合,归入义仓,以备灾荒救济。这一年,四乡断炊的人家,都来仓前喝粥,救活了不少人。仓里的粮食被吃光以后,刘家不忍心看着嗷嗷待哺的饥民,把凹凸里的存粮拿出来救灾。名声大了,安定,肤施,安塞,延川,甚至绥米的饥民大量涌入蟠龙街。饥民们风传:蟠龙街,米粮川,五谷杂粮堆成山,刘家开仓救穷人,祖祖辈辈吃不完!没几天,把大刘家吃倒灶。后来,饥民吃不上饭,抢了县里设在蟠龙街的官仓,聪明一点的人背点粮食跑了,还有一些人,守着粮库,安家落户。孙老总向县里告急,安定县派来警察,武力驱散了灾民。灾后,地方上又发生了鼠疫,大刘家以饿死病死三十一人的代价度过了灾荒。转过年,灾情有所缓解,好在刘家有土地,很快恢复了生机。这一年秋底,安定,肤施,安塞三县的乡老,乡绅,会首们商议,为饥荒中饿死的饥民招魂,连续三年在云台山举办浩大的老醮会。在第三年的老醮会上,刘大民带领第八会蟠龙秧歌队攻擂台,一举打败其他会的十三家秧歌队,骑着高头大马,披红挂花,迈进云台山山门。刘大民一举成名,此后,凡是有闹红火的事,少了刘大民就没人响应。人们说,刘大民不出头,扭秧歌没有魂!

现在,刘大民忘了他老子的咒骂,回来了!

刘大民不光自己回来,还引回来个俏妹妹!

————————————————

①猛打猛:陕北方言:突然;没有料到。

②眼下,现在。

后续精彩内容,点击下方关注我们,回复书名即可阅读!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资讯> [陕北闹红]陕北闹红小说全文章节目录免费试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