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来源:网络

状态:连载中

作者:寒梅惊雪

主角: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如何施策方为上策?”

朱允炆问道。

解缙思索一二,垂手说道:“皇上,依臣之见,应内稳朝堂,收拢百官,外行削藩,收拢兵权。”

朱允炆看了解缙一眼,道:“具体点。”

解缙肃然道:“太祖严苛,百官惊悚,纵部院大臣亦然惶惶不安。皇上仁慈,百官伏望久矣,若皇上实行宽仁之道,整肃弊政,必得人心。人心归顺,朝堂可安如泰山。”

“至于对外,太祖钦定九大塞王,虽手握重兵,然则并非拥兵自重,只赖封国之制。若想破局,并非难事。”

朱允炆看了看自信的解缙,问道:“如何破局?”

解缙直言道:“改藩易地,稳健削藩。”

朱允炆沉思起来。

解缙在一旁说道:“臣听闻,谷王、辽王、肃王,曾屡次上书,乞求改藩,却为太祖所拒。如今皇上掌管乾坤,可加恩于塞王,选宜居之地为其封国,可为其他塞王树立典范。”

朱允炆微微点头,认可这个选项。

事实上,塞王在外,所掌之兵皆是朝廷之兵,虽受塞王管辖节制,不过是为了抵御北元骑兵,拱卫边塞罢了。

若将其内迁,其失去了兵权,自然毫无威胁。

但,有些人可不是换地方就可以解决的。

比如兵多将广的宁王,还有能征善战的燕王。

解缙不等朱允炆询问,便直言道:“纵览九大塞王,以兵强兵多而论,当属宁、秦、燕三王。然秦王早薨,袭爵者只不过是个孩子,自然谈不上威胁。宁王手握八万精锐,然居在塞外之地,若失朝廷供应,必难长存。”

朱允炆微皱眉头,对于解缙的纸上谈兵并不认同。

虽然宁王在塞外,后勤辎重高度依赖朝廷,但若没有封锁及时,宁王率兵南下,突破喜峰口或山海关,便可直接与北平府相接。

历史上,朱棣便是挟持了宁王,将其兵马带至北平,壮大了力量。

解缙只将目光放在了燕王朱棣身上,说朱棣为“藩王之首”,极难处置,并提出了“施行仁道在前,武力煎迫在后”的举措。

朱允炆笑着赞赏了解缙的看法,勉励其为朝廷效力。

在解缙离开之后,朱允炆沉默许久,终叹息道:“一个人的目光,终还是狭隘了一些。看来,是时候推出内阁了。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