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 书库> 古玩人的梦

古玩人的梦

来源:网络

状态:已完结

作者:伍小平

主角: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拿来一个砚台,几个古董贩子看了讲是瓦(陶器)的不值钱都不要,叫我去看看。

我就和老表一起来到市场,他的同事从一个纤维袋子拿出了这个长方型的砚台。

该砚台是装在一个竹制的盒里,打开盒是一半圆型瓦片,上有椭圆的砚面,深刻有糟型砚池,砚台四周刻了各种文字,一下子还认不出来,唯独砚台外和竹制的二方盖,砚台底制有:炎汉三年四个大字。

盒和砚台包浆深厚虽然是一个陶的我下定心要购卖,最后以十元的价格卖到了这方瓦砚,要知道那时十元钱也是个数目可以买十斤多的猪肉的价。

买回瓦砚后我为了弄清她的来历翻阅了不少的有关砚台的书籍,都没有找到她的源远和分类。

直到四年后我出差到广州卖到一本日本人对中国古代砚台的分类才弄清楚她的真正面目。

这本书名叫“龟灵集砚谱”是民国期一个日本收藏家写的,他把中华古砚台分为石砚、铁铜砚、木瓷砚、砖瓦砚。

古时有秦砖汉瓦之曾称,也就是説古代秦朝的砖和汉时的瓦都可以做为文房的砚台用,为是么?是因为秦、汉砖瓦是特选泥经反复淘洗发烧精制高温烧成,他的密度不亚于一般的石头,但细密滋润发墨易雕刻,是古时文人雅士制砚台的好材料。

通过书本上我还查到该砚台盒上刻有的“即墨候”就是古代对砚台的俗称,盒底“炎汉三年”古时把东汉称为火汉、炎汉,所以这方砚台是或就是东汉三年的古物?为了切底搞清这方砚台的历史,我就几次到大的图书馆查阅资料,有的书上讲砖瓦砚大多是民国仿制的,用秦、汉砖瓦制的砚台难觅踪迹很是罕见!

我又从瓦砚台的文字上入手,砚台面刻有纂体字二行、隶书一行字并留有人名、草书一行也留有人名。

通过查中华历代名家词典查到了这二人分别是南宋与元代的书画家。这样瓦砚的历史基本也九搞清楚,她由此成为我的第一大藏品。

可惜后来由于女儿出国留学需要一定的经费,无奈在省城一拍卖公司拍卖了八万元。如今想来有点留恋,为儿女前程卖掉身外之物还是值得的。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古玩人的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