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村庄“被现代化”的背影

来源:网络

状态:已完结

作者:江南一散人

主角: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乡对于我的意义:故乡,是一个随时可以回去的地方,那里可以躲避灾难,可以抚慰心灵。

有好几年了,林溪的稻田、沟渠、山岗、森林正一寸寸地变成国有土地,一座又一座现代化的工厂在周围建造起来。林溪,已被工业文明的庞然大物团团围困。看得见的变迁,是绿色的旷野,变成灰色的马路和漂亮的高楼;看不见的变迁,是林溪人的焦虑、惶惑和迷失。变迁带来的不仅仅是田园牧歌的消逝,更是生活方式的更新、道德观念的调适与矛盾、责任感的缺失与重建、生存环境的恶化……林溪已不再是想象中的故园了。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他已经失去了田园的美妙和野地的生机,她外在的面貌与其所承载的情感已经开始失衡,我对故园之情的寄托,越来越找不到有形的物质载体。

现化代是必须的。中华民族数代人的梦想,任何时候都无可置疑,而且随着全球化的加剧越来越紧迫。每一个村庄,都在期盼现代化来到自家的门口。但现代化真正到来的时候,我们却发现,它有时是那么粗暴,有时是那么偏激,它新旧杂糅,有时令人陌生,有时又使有迷惘……也许是我们还没来得及准备好,也许是现代化来得太快,也许是我们所构建的现代化本身就并不完美。最让人不安的是,我在林溪所看到的现代化,并非出于林溪人的自我生成和内在迸发,它更像是一阵从城市吹过来的秋风,吹黄了林溪这棵千年老树的绿叶。

这几年,我差不多每两周回一次林溪,亲眼见证了林溪的点滴变迁。村前有一块母亲经营了多年的菜地,四周是她年复一年修修补补、亲手钉下的木桩所围成的篱笆,园中是随着季节变换的各种碧绿蔬菜。年迈的母亲,不少光阴都在侍弄菜园子上打发。母亲常常打电话要我回老家,其中一个重要的由头,就是菜园中有新的蔬菜收获了。三年前,这个园子连同它的篱笆被推土机悉数铲除,工厂一道数米高的围墙横亘在林溪的家门口。从篱笆到围墙,我看到了林溪命运的一个隐喻,也看到了当下中国大地上无数村落的命运象征。

生活在林溪的祖父母、父母和村民们……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一个村庄“被现代化”的背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