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 书库> 荒草庵

荒草庵

来源:网络

状态:已完结

作者:言实斌

主角: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庵建三官殿。虽仅是一个传说,却看出百姓对于保一方平安的英雄、神灵的敬畏。

然而,与传说大相径庭的是,荒草庵如今门可罗雀,四周杂草丛生,杂乱不堪,整日大门紧闭。庵院内有两棵古银杏树,树龄分别为500年和600年,树干粗壮,三个成年人方能合抱。春秋季节,叶茂枝繁,郁郁葱葱,如撑开的一把大伞,绿色当空,遮天蔽日,给没有人气的荒草庵带来一片生机。不过,秋天一过,院里院外落满残叶,就又恢复昔日凄凉景象。

现在,惟一能证明荒草庵身份的就是庵前那尊石碑了。石碑,高约1.5米,宽约1米,碑上写有“荒草庵”三字,刻文时间是1996年,一看就知道,这是市区文物管理部门“抢救”历史文物的产物,不过石碑旁那颗斜躺着百年古槐却见证着时代变迁和历史沧桑。

荒草庵后院的山下有一口井,井口约半米见方,井水为天然山涧泉水,含有丰富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口感纯正,清凉甘甜,周围居民常自带水桶、水壶等盛水用具到此取水。可以说,他们祖祖辈辈都是喝这儿的水长大的。

与小泉井一道之隔的山那边还有一口大井,村民都不愿意过去打水,据说掉进三四部手机,有辐射。

小泉井连接着一条弯弯曲曲、已经干枯的小沟壑,一直伸向山下。沟壑绿茸茸的羊胡子草像绒毯子一样铺满两侧,满眼生机,一看,使人容易产生“草儿绿,树儿茂,满山遍野花飘香”的联想。

荒草庵近年来因水而出名。无论在哪遇见打水的人随便问道“从哪打的水”,都会听到同一个回答“荒草庵”。

于是,荒草庵名声大噪,越传越响,越传越远。为了能喝上荒草庵的这一泉“神水”,有坐公交车来的,有开私家车来的,有骑摩托来的,几乎遍布市内各区,不管近的远的,男女老少齐上阵,从四面八方源源不断涌向这里,特别周末、礼拜天,排队挨号,成宿不断,因此泉井里的水常常被滔干……

为解燃眉之急,有心者就在半山腰,由下至上,每隔一段又开发了几处泉眼,用小拇指粗细的塑料管插在山涧石缝里,然后……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荒草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