叩访远古的村庄

来源:网络

状态:已完结

作者:关中牛

主角: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他自己的那点工资都不乱用的。

至于公家发的实习经费,让他花起来那简直更是吝啬到家了。一分一毛都得过问,闹得学生私下里都说他的“坏话”,说跟着他确实是吃苦,还得受苛刻。

不过,就是这些琐碎小节让我这个学生看到,在为人师表这点上夏先生的高尚人格。他是我的导师嘛,我回老家给他带点家里的土产,他都要给我钱。唉,这个人太有修行了,在做人上一丁点都不马虎。在学术上,也是一样。写文章时的每一个注释、一个标点、每一个字眼都要仔细推敲。人就是这么个人,我一生都很敬仰他。

这就是一个人的修行。我和自己的这位导师工作多年后,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我有时在外地,多数时候在西安,那时打电话到北京很不好打,两人联系就是写信。夏先生给我写了不少的信,从学术到做人,内容很多。这些信我有些都没有公开去发表,他信里一些言辞很伤人的。批评我也好,批评别人也罢,都是很严厉的。我肯定能理解自己熟悉脾性的恩师,别人就不一定理解了。他常给我提醒说,他的学生首先要做人好,他这个为人师表的走到人前才有大面子。

夏先生有胃病,就是因为他这个人一辈子出野外吃饭不讲究积攒的。不论食堂伙食怎么样,他从不挑拣,不管高粱窝头还是糜子馍馍,吃饱肚子就行。我这些年在大陆这边,还收到了台湾那边寄来的一些他在中央研究院的材料。其中记载着一个小事情,说他在北京研究院工作时,比他年纪和资历高的很多的老教授都佩服他。当时的院长傅斯年在生病期间,不选那些资格老的同事,单选夏先生做代理所长。后来,台湾“中央研究院”在七十周年院庆时,让我写夏鼐的纪念文章,我只讲了夏先生当代理所长时给傅斯年的那些信的故事。一周一封,汇报请示,太认真了。就像他的为人,一生整整洁洁,恭恭敬敬,认认真真,清清楚楚。

这个老先生硬是把我这个弟子也带成他那个古板样子了。你们不知道,夏先生这个人的博学是出了名的。他出门散步总带本书。他的……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叩访远古的村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