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 书库> 谁在背后

谁在背后

来源:网络

状态:已完结

作者:支凡连木

主角:

微信阅读


精彩内容阅读

马上山永远走了的那年,董会洁才二十出头,这么年轻就守寡,对董会洁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那时候已经有了生产队了,有了孩子后,董会洁把孩子交给马上山的母亲带,自己到生产队上班。白天和大姑娘小媳妇们在一起干活,说些东家长西家短的事情,倒也不是那么难熬。不好过的是夜里和下雨阴天的日子,虽然有女儿陪伴,但女儿睡下后董会洁老是睡不着。她会想今后的日子该怎么过。和大姑娘小媳妇们一起干活时,那些娘们常说一些男女之间的事情,有的还在一起交流前天晚上与丈夫在一起的感受,说些让大姑娘们听着脸红的笑话,全然不顾董会洁心里的感受。真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董会洁是很在乎名誉的,她明白寡妇门前是非多的,不到万不得已,她不和男人有来往。也有人劝她趁着年轻走一家,总不能一辈子守寡吧?这事情董会洁不是没有想过。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如果改嫁到外村,三间瓦房和一个大院就都归了高翠蓝,自己是带不走的啊!如果招女婿上门,这三间瓦房和这个大院归了马姓之外的人,别说是高翠蓝不甘心,就是婆母也会阻拦的。更主要的,是如果再嫁,就得再生孩子,孩子的父亲对她和马上山的孩子会怎么样?她是不想让女儿受半点委屈的呀!有了这些担心和顾虑,董会洁对再走一家的的劝告,总是表现地不那么积极。

于是,就有好事人猜测董会洁的心理。有人想起两年前的事情,说有人看见马家出事的那天,是刘兆勋把董会洁抱到董家的。还有人说,刘兆勋与董会洁的哥哥从小就好,那免不了董会洁对刘兆勋心有所许。更有人推测,董会洁现在住的地方与刘兆勋现在住的地方只隔着一道矮墙,董会洁从东院翻到西院,或是刘兆勋从西院翻到东院,那都是神不知鬼不觉。有了这样的议论,就不再有人主动劝说董会洁趁着年轻再走一家了。但是,窥视刘兆勋与董会洁隐私的人却多了起来。这其中就有董会洁的嫂子高翠蓝。高翠蓝原想,用不了一年半载,董会洁就会带着孩子改嫁,那样,那三间瓦房和那个院子也都成了少岭的。可等了一年,又等了一年,董会洁都没有改嫁的迹象。高翠蓝认定年纪轻轻的董会洁是耐不住寂寞的。她之所以不改嫁,除了不想放弃三间瓦房和一个大院子外,很有可能是有相好的。董会洁相好的会是谁呢?别人能想到刘兆勋,高翠蓝自然也能想到刘兆勋。因为再也没有另外一个人与董会洁偷情更方便了。但这只是推测,没有证据。高翠蓝就开始琢磨怎么才能拿到证据。因为只有拿到证据,才能*走董会洁,祖上的产业才能留给少岭。按照祖上的规矩,董会洁只要改嫁,是无权带走马家的一草一木的,就是董会洁的女儿,尽管姓马,那也是人家的人了,也无权继承马家的财产。新房子盖好后,张彩云并没有随着大儿媳妇到新院子住,而是留在了老院子里跟二儿媳妇一起住。她是怕没有了丈夫的二儿媳妇孤单,还可以方便照顾孙女。开始时,高翠蓝认为婆婆跟着董会洁过是件很不错的事情,起码省去了自己不少的麻烦,自从有了寻找董会洁有相好的证据这样的想法,高翠蓝认真分析了婆婆跟着董会洁过的利弊,虽然能减少她的麻烦,但从长远利益来看,未必就是一件好事情,因为婆婆与董会洁在一起,董会洁找相好就会更隐秘,这样不容易找到证据,董会洁改嫁的日子就会无限期拖下去,就会影响儿子继承祖上的财产。弄明白了这一点,高翠蓝开始主动出击了。一个阴雨天,生产队没有活干,高翠蓝特意包了饺子,从新院子里拿到老院子里来,说是给婆婆、弟媳妇和侄女儿尝尝。董会洁自然是非常感激,说嫂子你做好吃的总是想着我们,我们也没有啥好东西给你。高翠蓝说会洁你说这话就见外了,我今天来还有一件事情跟你商量。董会洁说嫂子你有什么事情就说吧。高翠蓝说是这样,按说,爹走了,妈是应该随我住的,分家时也是这么定的。可侄女小,你得到生产队上班,家里得有个做饭和照顾孩子的人,婆婆跟了你这么两年。可我是老大,婆婆总跟着你过也不是个事情。我打算让妈到我那里去住,小侄女也可以跟妈过去。这样,不影响你白天上班。晚上,你要想侄女,你可以接过来,要不接过来也行,跟她少岭哥玩也不错。你看你有啥意见没有?听了高翠蓝这番话,董会洁半天没有言语。她说的是没错,当初,婆婆留在老院子里,的确是为了照顾孙女。可少岭比马静大不了两岁,少岭也是需要照看的呀!更何况高翠蓝的娘家不在沙河村,而她董会洁的娘家在同村,就是没有马上山的母亲,她可以把马静送到娘家,让老妈带外甥女。这么看,这些年来,高翠蓝付出的辛苦比她董会洁多。时到今日,境况好转了,嫂子竟然如此为她着想,嫂子真是好心肠的人。想到这里,董会洁对高翠蓝说:“嫂子,婆婆跟着你和跟着我过都一样,婆婆过你那里,我这里还显得空呢!”高翠蓝心说:装蒜,心口不一!嘴上说的却是:“话是这么说,可我也怕乡亲们议论,说我和上坡不孝顺。”董会洁说:“嫂子你要这么说我就无话可说了,但婆婆去不去你那里,还得婆婆自己拿主意。”高翠蓝说那是。

您的位置 : 小说> 小说库> 谁在背后
返回顶部